嫁国舅 第6节
书迷正在阅读:我能留你到五更[无限]、我亲爹是当朝首辅、欲灵天成(NP)、藏欢gl(纯百/养成)、模拟人妻(全息,NP)、陳思彤、心病还需兄弟医、(名柯)酒厂出了瓶甜酒、【吕x你x辽】醉里成欢、【all饮月/r18g】女高遇害记
后宫乌烟瘴气,元庆帝不想再忍,直接将那一批后妃处死的处死,打冷宫的打冷宫,一个都没留。 现有的四个孩子里,除了跛脚的大皇子是当时侥幸活下来的,剩下二皇子、三皇子、宜安公主都是后来入宫的年轻后妃所出,这就导致孩子们年龄差得比较大,大皇子都十八了,二皇子才十二,曹皇后嫡出的太子更是只有十岁。 东宫最近,太子先到。 都说外甥像舅,元庆帝能在太子稚嫩的小脸上看到几分曹绍的影子,很是俊秀。 等二皇子来了,元庆帝同样打量了几眼。 二皇子的生母淑妃也出自曹家,是曹勋另一个同父异母的庶女meimei。淑妃比曹皇后早两年入宫,貌美温柔,可惜红颜薄命,没能熬过生子的鬼门关。为了表示对曹家的恩宠,元庆帝才又接了另一个曹家女儿入宫,因是续弦所生的嫡女,直接封了皇后。 元庆帝觉得,二皇子更像他一些,或许也有些像大舅舅曹勋? 只是曹勋十几年没回京了,元庆帝对他的容貌记忆也不太清楚。 人都齐了,元庆帝招呼孩子们放开了吃,趁机问问孩子们最近在做什么。 大皇子因为腿疾比较自卑,话不多。 二皇子也是沉默内敛的性子。 太子身份最贵重,同时享受着帝后的宠爱,面对慈眉善目的父皇还是很敢说的:“父皇,儿臣想换个伴读。” 元庆帝眼里的慈爱一点都没变,吃完口中的菜,问:“换哪个?” 太子一副嫌弃的口吻:“换了李显,他爹那么不中用,留他在身边我都跟着损颜面。” 元庆帝点点头:“知道了,朕会考虑。” 翌日早朝,元庆帝宣布了对李雍的惩罚,李雍原来担着禁卫军总指挥使的要职,现在罢了官,足以证明其失了圣心。 散朝后,元庆帝将太子、伴读李显都叫到了乾清宫。 李家儿郎全是高个子,十三岁的李显已经比一些成年女眷都要高,穿一件青色伴读锦袍,面容端肃,身姿挺拔。 太子站到父皇身边,微微抬起下巴,倨傲地看着李显。 元庆帝的视线在两个孩子身上转了一圈,问李显:“可知朕叫你过来所为何事?” 李显恭声道:“臣不知。” 元庆帝摸摸太子的头,直言道:“太子认为你不能跟胜任伴读一职,你可有辩言?” 李显保持低头答话的姿势,垂落的睫毛微抬,复又垂下,俊朗的脸庞平静如初:“是臣失职,臣无言可辩,全听皇上安排。” 元庆帝颔首:“好,你可以出宫了,宁国公应该在宫门外等着你。” 李显跪下,朝太子一叩首,元庆帝三叩首,这才离去。 太子越想越不喜,朝元庆帝抱怨道:“他这人,整日板着一张脸,给他打赏也不见他多欢喜,儿臣早看他不顺眼了。” 元庆帝笑:“他走了,新的伴读你想找什么样的?” 宫门之外。 李雍已经去了官帽,头上只用布巾束发,双手背在身后,脊背挺直地站在马车旁,有朝臣进出看过来,他都微微一笑,好一派出世之人的洒脱淡然。 直到看到被两个小太监护送出来的小儿子,李雍眼里才泄露出一丝担忧。 知道儿子少年老成,比他还能忍,一上马车,李雍便恢复了俗世的慈父姿态,怜惜地拍了拍儿子肩膀:“难受吧?想哭就哭,哭出来就好了。” 李显:“……” 他瞥眼不知为何红了眼圈的父亲,皱眉道:“儿子不难受,也不想哭。” 李雍惊讶:“太子这般不留情面,你不委屈?” 李显:“与太子何干,皇上要我做东宫伴读,我便尽力为之,皇上不用我了,我正好回家在您与母亲面前尽孝。” 李雍很想提醒儿子,不被太子所喜,也就等于不会被下一个皇帝器重,却又觉得,不说也好,说了,儿子可能真的哭了。 反正还小,道理以后再讲吧。 父子俩才回到宁国公府,团聚的一家人还没怎么聊呢,曹绍就来拜见了。 李雍四人都看向云珠。 云珠厌烦:“准是又来说那些车轱辘话,爹爹见他吧,我回房待着去。” 她一走,李耀、李显兄弟俩也走了。 孟氏叹道:“患难见人心,这阵子登门慰问的宾客中,绍哥儿是唯一真心盼着咱们家好的。” 李雍对曹绍一直都很满意,听到这话就更没什么可挑的了。 只是他与一个小辈也没有太多可聊的,曹绍告辞后,李雍想起一件正事,问妻子:“我不在的时候,定国公府太夫人可有安排媒人过来?” 女子十五岁及笄,家里疼爱女儿的,没有特殊情况也基本会在女儿十八岁前敲定婚事,过了十八,就显得迟了。 孟氏冷笑:“我看她这辈子都不会安排了。” 她喜欢曹绍不假,但也没傻到看不出潘氏的心思。 “且等着吧,看我是不是冤枉她。” . 京城繁华,再热闹的事过一阵子也就淡了。 李雍虽然吃了败仗,他走之后,曹勋所率的大军却接连传来捷报,朔州、甘州都已经夺回,只等攻下肃州以及嘉峪关,胡人就会再次被驱逐到大夏朝的国土之外。 胜利在望,百姓对李雍的失利也变得包容起来,毕竟李雍的败北并没有严重影响大局。 转眼进了十二月,百姓们忙着准备过年,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会再念叨李雍三败的笑话。 难熬的是曹绍。 心愿迟迟难了,瘦了一圈的小国舅再一次求到潘氏面前:“母亲,年关将近,咱们是不是该托媒人过去了?再耽误下去,恐怕伯父伯母要怀疑咱们见风使舵,有心悔婚。” 潘氏:“你只担心李家,怎么不想想,皇上刚夺了宁国公的官,咱们马上就去提亲,岂不是跟皇上对着干?” 曹绍:“皇上早知道我与云珠有意,现在我们年纪都到了,成婚乃是自然而然的事,英明如皇上,不会计较的。” 潘氏:“圣心难测,你不能光想着李家,也要替你jiejie、太子着想。” 曹绍心中一沉,难以置信地望着母亲:“您不会真的要悔婚吧?” 既然话已经被儿子挑破,潘氏也就不装了,语重心长地道:“绍哥儿,今非昔比,李家失势,云珠已经配不上你了,你就忘了她吧,娘再为你……” “我不要!”曹绍骤然离席,望着潘氏的眼神掺杂了不加掩饰的愤怒与失望:“我们与李家交好几十年,您怎么能学外面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?如果父亲在世,绝不会赞同您这般行事!” 潘氏早料到儿子会动怒,并不意外,神色平静地道:“我是你娘,难道还会害你吗?娶妻娶贤,真正的好妻子会相夫教子,成为你的助力,云珠呢,这么多年她光顾着自己高兴,把你当成猴耍,让你往东你就不敢往西,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在背后笑话你?” 曹绍:“那是我跟云珠的事,我心甘情愿,要他们管!” 潘氏抿唇,瞪着儿子道:“人家才懒得管你,只会把你当成笑料,只有我这个亲娘,才会处处为你着想!” 曹绍根本不领情,来回踱了几步,他努力压下火气,尽量哄着母亲道:“娘,您真为我好,就去李家提亲吧,只要您成全了儿子这一桩,以后儿子什么都听你的。” 潘氏冷笑:“她还没过门,你就为了她与我翻脸了,你真娶了她,心里只会更加没有我这个娘。” 曹绍只觉得有一团火在胸口升腾而起,放低身段不管用,他直接转身道:“罢了,我不求你,我自己去托媒人!” 潘氏嗤了一声,好心提醒儿子:“从来只有父母之命,我不出面,你自己去,于李家乃奇耻大辱,光是李耀就能打断你的腿。” 曹绍都快跨出门槛了,听到这话生生顿住脚步。 硬的不行,只能走软的。 曹绍跪到潘氏身边,满腔的戾气都变成了哀求:“母亲,儿子求您了,我只想娶云珠,儿子都答应好了,您别让儿子做失信之人。” 潘氏叹气,俯身摸了摸儿子的头:“傻孩子,童言无忌,你们小时候玩闹说的话,怎能当真呢?真正爱惜名声的好姑娘,本来也不该跟你提这些。” 明明是慈母的举动,曹绍却第一次觉得,亲生母亲的脸竟然如此可憎。 他是人人羡慕巴结的小国舅,却做不了定国公府的主。 . 潘氏并没有对李家落井下石,与其他贵夫人来往也绝不说李家一句坏话,她只是整个冬三月都没有与李家走动。 直到年底定国公府要设宴款待亲友了,潘氏才派个管事过来,不冷不热地给宁国公府送了一份请帖。 孟氏不冷不热地接了,这种事情,谁先撕破脸皮说难听的话,谁才是输。 她只是没有像往年那样,再与家人去曹家赴宴而已。 断就断吧,当谁稀罕? 她的宝贝女儿可不会愁嫁! 第5章 不必愧疚,婚事不成,遗憾的是你 大夏朝能有机会收复曾经丢失的九州,除了顾首辅的改革提升了国力,还要归功于曹家三代国公的统军有方、能征善战。 曹勋正是第三代定国公。 在京城百姓已经关了铺子悠悠哉哉地享受年底的安逸之际,在定国公府设宴款待亲友的前夕,边关再次传来捷报,曹勋带兵一举夺下了肃州、嘉峪关,与此同时,胡人因境内一场罕见的雪灾损失严重兵力大减,担心曹军继续深入,主动派出使臣向大夏朝求和,愿年年向朝廷进献金银与良驹。 连年征战同样消耗着朝廷的国库,元庆帝与内阁商议之后,决定接受胡人的求和。 不管怎么样,曹勋的战功让定国公府在京城的风光更胜一筹。 凡是收到曹家请帖的亲友之家,全都带上重礼登门赴宴,定国公府的门前,马车一辆接着一辆,排成了一条长龙,引得不少百姓自带瓜子凑到这边看热闹。 主家风光,定国公府的丫鬟小厮们都与有荣焉,个个喜气洋洋,脚步轻快地忙碌着。 太夫人潘氏盛装打扮,在里面招待女眷,曹绍虽然因为婚事遇挫,在眼下曹家只有他一个男主子留守的情况下,他也只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,担起了招待男宾的重任。 生来就是定国公府的二公子,后来更是成了与皇后一母同胞的小国舅,曹绍气度温润雍容,既能与同龄的年轻公子相谈甚欢,也能在老一辈的叔伯间游刃有余,男客们见了他要赞一声,女眷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,尤其尚未出嫁的闺秀们,都会趁着登门的短暂时机偷偷瞥上两眼。 曹绍不曾留意,在不需要应酬的时候,他的视线总是会投向巷子拐角。 他在等宁国公府的马车。 可惜一直到最后一家宾客登门,宁国公府的马车也没有出现。 今日是腊月里非常难得的好天气,无风无沙阳光明媚,曹绍的心却如跌进了冰窟。 后宅。 熟悉的夫人太太们暗暗交换着眼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