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03
三人一直从早上,等到中午快吃饭的时候,皇庄的老农才将所有的土豆都挖了出来。 若是要看实打实的产量,肯定要将所有的土豆都洗干净再上称才行。但洗完之后的土豆就没那么容易保存了,所以三人在商量之后,还是决定听一个大差不差的数目就够了。 刚挖出来的土豆用框子装了二十多筐,老农以次上称,然后将总数相加。没一筐土豆大约一百来斤,这一亩地总共出产了将近三千斤的土豆。 别说是林如海与季崧了,就连林柳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,也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:“这么多?” 如今的三千斤,可相当于现代的近五千斤。 哪怕是现代农民,一亩地也不见得能种出这么大的产量。 皇庄的负责人不好意思地挠头:“奴才也没想到这次能出这么多的土豆,以前种半亩地,其实只能得一千斤左右的土豆。” 一亩地也就两千斤,甚至还可能达不到。 “但这次知道皇上与首辅、将军要过来看结果,下面的人照顾得比之前精心许多,施肥什么的也比以前更仔细。”负责人笑笑,“多亏了皇上,否则我们还不知道土豆照顾得仔细些,产量能提高这么多呢。” 林柳没有搭理负责人的马屁,与林如海、季崧对视一眼,各自上前拿了一个土豆在眼前端详。 说实话,如今的土豆真比不上林柳在现代看到的那些土豆个头大,但这土豆结得多,一窝最少也有十个,多的几乎快要到二十,能达到这个数目还真不算意外。 何况皇庄这些人是为皇家做生意,完全是在提着脑袋干活儿。 皇上下令要看土豆的产量,他们为了讨好皇帝,也担心产量太低引起皇上不满,所以精耕细作,完全是将这一亩地的土豆当做祖宗在照顾,能有五千斤的产量,还真不算特别奇怪。 毕竟现代精耕细种,还能达到八千斤呢。 不过若是不选种选育,五千斤恐怕就是土豆的最高产量了。现代能达到亩产八千斤这么恐怖的数量,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。 但五千斤,足够让林柳等人放心了。 林柳放下土豆,转头看向林如海:“父亲现在可放心了?灾区刚发了洪水,土地正是肥沃的时候,就算老百姓照顾得没有皇庄这里老农精心,但亩产两千斤还是可以做到的。” 林如海松了口气:“这可真是太好了。” 去灾区推广土豆与红薯的是龟龄,是他的嫡长子,哪怕知道土豆与红薯推广之后会得到大功劳,他也还是担心中间出了什么差错,让龟龄遇上危险。 如今可算是放心了。 季崧也跟着点头:“其他地方都好说,我一直担心灾区那边的老百姓吃不饱肚子。就算从其他地方调来粮食,也总治标不治本。等土豆收获,灾民们便能恢复正常生活,也不用担心其他了。” 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非常安分的,遇上了什么事儿也非常能忍。 但其他能忍,饿肚子确实万万忍不得的。 君不见多少起义的发生,都是因为老百姓饿肚子,活不下去了。 京城这边放心了,龟龄那边在挖出一亩地土豆后,也长长地舒出一口气—— 虽然来到灾区之前,龟龄便已经知道这次推广粮食之行可能不太顺利,但等到了灾区,他才发现此行的不顺利甚至超出了之前的想象。 首先是龟龄早已预料到的,老百姓根本不相信土豆与红薯可以填饱肚子。 ——不过这很好解决,只要让灾民自己推出一个领头人,煮一个土豆让他吃了,对方自然就知道土豆是否可以填饱肚子了。 知道土豆可以填饱肚子了,老百姓对改种土豆这种作物,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。 毕竟已经错过了春种的时候,若是不种土豆红薯,他们最多也只能在田地里种一些蔬菜或是经济作物拿出去卖。 可所有人都种经济作物,想也知道等到收获的时候,价格会大跌,老百姓也根本赚不了钱。 他们卖经济作物赚来的那点儿银钱,除开一家子大半年的嚼用,剩下的够不够明年买种子买农具买其他生活用品可都说不准。 所以在发现土豆与红薯都能饱腹之后,老百姓的抵触自然就少了。 但问题是,就算知道这东西能饱腹,要让老百姓在大半,甚至所有土地上都种上土豆与红薯,他们当然不可能愿意—— 虽然土豆红薯可以饱腹,可他们之前从未听说,更不曾种过。万一在种植土豆与红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,谁来赔他们这段时间的劳动与时间? 关键是,一旦土豆与红薯的收获不达预期,他们下半年乃至明年可怎么办?官府能管他们一年,难道还能管两年三年? 在有心人的撺掇下,老百姓直接在龟龄头上戳了一个不靠谱的标签,对他的安排完全阳奉阴违,让龟龄恼火了好长一段时间。 他在官场上倒是混得如鱼得水,与官员接触也都可以用种种计谋达到自己的语气,可老百姓不同,他们都是直肠子,谁给他们饭吃,他们就跟着谁走。 若是不能给他们饭吃,做了让他们信服的事情,他们也能乖乖听话。可龟龄两不沾,还让他们觉得不靠谱,他的吩咐自然没多少人听。 龟龄气得不行,直接让人将搞事儿的那些人抓了起来,又以口粮威胁,强行分摊每家每户到底要种多少亩地的土豆与红薯,每天还会派人巡逻,若是有人阳奉阴违,就直接断了他家半个月的口粮。 他态度强硬了,除了极个别刺头,其他人反倒怂了。 龟龄:“……” 他也是没脾气了,只是每天带着有土豆与红薯种植经验的皇庄老农四处巡逻,若是有人种得不对,就将人叫到面前训斥一顿,若是屡教不改,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训斥。 老百姓也要脸,慢慢地也不敢乱来了。 恰在这个时候,鹿岁那份刊登了土豆与红薯相关介绍的报纸,终于送到了灾区。 龟龄便直接让手下侍卫在巡逻的时候,将土豆与红薯的介绍一一读给老百姓听。 上面的内容其实龟龄都告诉过他们,但许是龟龄太过年轻,老百姓在听到他介绍土豆和红薯的时候,大部分时候都是左耳朵进,右耳朵出,完全没有当真。 但发表在报纸上的信息就不同了—— 报纸在老百姓心目中,和书籍的地位等同。 而书籍,向来被这些不识字儿的老百姓当做圣物,一旦有人说什么知识是从书上看来的,马上就会被这些老百姓当做至理名言,是要严格遵守,不得出现半点儿错漏的。 于是一夜之间,龟龄就发现原本态度消极的老百姓,竟然变得积极上进起来,伺候土豆与红薯的时候,也比以前精